推荐软件产品
twitter,facebook,ins,youtube视频下载
磨针音视频转文字
磨针免费pdf转word
磨针微信定时发文件和消息
磨针c盘清理,任何场景都能释放几十G的空间

子沉迷手机怎么办?有了手机,孩子能立即从网路上找答案,部分APP也能发音帮助孩子记忆英文单字。但如果孩子手机成瘾或长时间玩3D游戏,可能削弱专注力。出生在3C产品随手可得的i世代,究竟这群孩子一旦沉迷手机怎么办?直接禁止可能引起反弹,让我们根据孩子的3种心理轻松掌握i世代的教养诀窍

1张图带你分析孩子行为,轻松了解孩子沉迷手机怎么办

孩子沉迷手机的教育原则-孩子沉迷手机怎么办

孩子手机成瘾要怎么判断?是使用手机的时间较长,还是沉浸在网路世界中无法自拔?以下图表整理自【教育部全民资安素养网】,带你从孩子的生活表现,了解他是否有手机成瘾的状况,并进一步了解孩子沉迷手机怎么办

类型 孩子的生活表现 持续3个月以上请勾选
当下状态 孩子放学后总是跟手机黏在一起
即使定下滑手机的时间,孩子仍会超过时间
孩子使用手机的时间越来越长
戒断症状 请孩子暂停滑手机时,他的情绪会变得低落或暴躁
逃避心理 孩子很漫不经心,不常与父母抱怨或讨论自己的烦恼
做功课时,会不时浏览社群软体或游戏
孩子不常与自己讨论人际上的困扰

5项(含)以上符合:逐渐减少孩子使用手机的时间

如果根据孩子近3个月的表现,测验结果有5项(含)以上符合,就代表孩子手机成瘾有极高的可能性。例如孩子放学后就将时间花在手机上,压缩写作业的时间,或是睡前滑手机,一旦受到禁止,他就会出现反应激烈、沮丧、提不起劲的「戒断症状」(Withdrawal Symptoms)。另一方面,孩子也可能因为想逃避现实中的人际关系,而对手机及网路上瘾。究竟孩子沉迷手机怎么办?建议试图转移注意力,运用心理学的技巧,减轻孩子手边没有网路、游戏、社群软体的焦躁感。

不到5项符合:提早预防孩子手机成瘾的行为

根据孩子近3个月的表现,若测验中符合者不到5项,代表孩子手机成瘾可能性较低,有以下常见的原因:

  • 孩子高度自律:按部就班地规划读书、运动及使用手机的时间,不失去平衡。
  • 孩子使用手机的习惯较单纯:装载的APP较少,或对游戏兴趣缺缺。
  • 手机上网没有吃到饱的服务:父母为孩子选购的手机网路资费较低,限制上网的流量与时间。

即使孩子目前没有手机成瘾的现象,但若孩子自行购入手机且上网流量无限制,或是被游戏APP吸引,孩子与手机的关系就会变得密不可分,甚至严重影响生活作息。不妨先理解这群一出生就与3C产品为伍的i世代心理,有助于了解孩子沉迷手机怎么办

为什么孩子手机成瘾变得心不在焉?4个i世代的特色告诉你

i世代孩子有哪些特色-孩子沉迷手机怎么办

i世代是指在1995年到2012年间出生的孩子。由于3C产品的使用体验与习惯早已根深蒂固,因此偏向在3C产品上找到快乐以及被理解的感受,而花许多时间在手机、平板及电脑萤幕前。

1.倾向忧虑,不易快乐

i世代的孩子手机成瘾相对其他世代更常见,这与手机平板等3C用品有关。然而根据《每日科学》研究,与真人的深度谈话,比起独处或聊八卦更能带来快乐。一旦孩子手机成瘾,人机互动的时间大于人际互动,更不容易获得深刻的愉悦感。同时,网路霸凌也频繁发生,让孩子处在情绪波动大的状态中,一旦从手机带来的快感中脱离,切换成另一个生活情境-例如妈妈喊坐在电脑前的孩子下楼吃饭-低落与空虚感也会加深。因此,从以上两种层面来看,我们知道i世代孩子为何容易因手机成瘾变得不快乐。

2.缺乏踏实的生活体验

i世代的孩子想知道某项资讯,只要在手机萤幕上动动手指,图片影片及3D环景近在眼前,不出门也知天下事。然而不费吹灰之力取得知识,了解别人的经验谈,反而不易累积自身经验,台湾脑科学权威洪兰也说过「孩子做得越多,学得越多」,寓教于乐能让亲子双方都快乐。因此让i世代孩子动手做、累积自己的经验就显得相当重要

3.拥有不想长大的心理

i世代的「i」除了有iPhone、iPad的意思,还意指个人的、个体的「individual」,也拥有更高涨的包容(inclusive)与平等意识。珍˙特温格所著的《i世代报告》更指出这群孩子更专注自我,不愿被社会教条所限制。她指出,i世代的孩子比起与人相处,花了更多时间在手机的社群软体上,因此较不善于与现实世界中的人互动。这导致i世代长大成人的时间点延后了拥有不想长大的心理状态

4.一心多用影响专注力

凭借出色的3C使用经验,i世代孩子拥有优异的多工能力,可以一边滑平板电脑一边读书,并接听朋友的来电……。同时处理多项任务看似很有效率,然而大脑实际上不擅长多工。孩子一心多用时,体内分泌的皮质醇(压力贺尔蒙)就会上升,效率变低且更容易感受到压力精神紧绷。因此,一心多用不见得是提高效率的方法,为了避免造成孩子手机成瘾,建议运用品格教育课程,让孩子养成专注力,以及确实提高效率的方法。

从3个心理层面改善孩子手机成瘾的习惯

孩子沉迷手机怎么办?我们先从以上内容了解i世代孩子手机成瘾的原因,是因为习惯3C用品带来的快乐。直接禁止孩子使用手机就像戒糖,反而会引发焦虑、不安的戒断症状。资优生建议从孩子的3个心理需求,渐进性地改善孩子手机成瘾的情况。

1.孩子想获得胜利与成就:渐进式学习取得成就感

让孩子渐进式学习-孩子手机成瘾

游戏之所以能轻易让孩子手机成瘾,是因为3种设计机制:

  • 短时间内大量取得宝物:例如攻击怪物就能得到许多装备或宝物。
  • 容易上手:一进入陌生的虚拟国度,就有充分的指引或提示帮助上手。
  • 容易破关:游戏难度按照孩子的程度循序渐进,孩子不会玩到一半就放弃。

为了让孩子把注意力从手机转移到课业上,不妨参考游戏之所以吸引人的原因,作为教育的参考。爸爸妈妈也可以选择一套采取类似原理的学习系统,难度由浅入深的课程设计,让孩子循序渐进地克服学业困难;累积一定学力等级后,藉由解答更高难度的题目,如此达成正向循环。在这过程中,孩子的学习能力与成就感也一并提升。

延伸阅读:除了渐进式学习,4个方法教你如何提升孩子的学习动机!

2.孩子渴望被理解与支持:父母与孩子之间亦师亦友

亲子亦师亦友的关系-孩子沉迷手机怎么办

i世代孩子的喜怒哀乐通常随着网路世界起伏。每一张社群软体上的照片,容易引发双方的比较心理,看到别人似乎过得比自己好,会不由自主变得沮丧、不满。若因为想从网友身上得到「被理解」的感受,导致孩子沉迷手机怎么办

以交网友为例,孩子是希望有个对象支持自己的梦想、同理自己的担忧、陪自己解决问题。建议父母适时切换成朋友的角色,让自己的视线高度与孩子一致,提出自己的经验谈之前先聆听。亦师亦友的角度,更能满足孩子渴望理解的需求。

3.孩子设法逃避痛苦:发掘学习的潜在价值

让孩子了解学习的价值-孩子手机成瘾

比起追求快乐,人们更想逃离痛苦,这也是课业不佳的孩子手机成瘾的原因。一旦为了避开课业压力,导致孩子沉迷手机怎么办?建议父母指出痛苦与成果之间的关联,帮助孩子从看似痛苦的学习,了解背后有哪些价值。以闹钟故障为例,如果孩子懂一点内部结构,或许能自行拆机处理。当下修好闹钟,避免隔天上学迟到,也是学习的乐趣与成就感来源。